第0771章 收复北疆
但是,战事失利总得有人负责,既不是金顺,又不是冯桂增,那么谁呢?
额尔庆额,另一旗人参将,算是白忙活了!
参将就是参将,只是听令率部执行,并非主将决策人,实在是冤枉得可以——死人不能冤枉,就只好活人受罪了。
金顺为自己庆功时,额尔庆额是气得闭门不出,心里恨死了金顺,也怨恨刘锦堂,甚至左宗棠。
功过自有人说,还有两不沾的大人物荣全,伊犁将军及麾下1000余人,也被金顺忽略不提了。
毕竟金顺败仗,清军都没面子,还得接着攻下去。
乌鲁木齐大营,刘锦堂听到冯桂增不幸消息,即加派了罗长右、谭拔萃、黄万鹏、董福祥4名战将领兵6000,驰援玛纳斯金顺。
事前,刘总就交代他们,要尊重金顺的指挥,不得抢攻和抢功。
这点上,刘总直承左总意思,一直与金顺沟通得不错,当然也明白金顺的心情。
意思很明确,你们去,只是帮金顺打仗,收复玛纳斯而已。
刘军是绿营汉军,金顺是八旗兵,地位自有高低贵贱,只是战场已经不认这套了。
现在汉军厉害,炮火一流,攻城更是少不了。
其实,明白人已经看出了,金顺在玛纳斯城中遇阻,并非炮火不厉害,而是回军设防部署出乎意外所致。
有人说,刘军的榴弹大炮来自德国,效果胜过回军使用的俄制大炮,故能炮战取胜。
实际,左总在上海采购的大炮,无异于洋枪队水平,还轮不到德国货上来,而回军不是阿古柏军嫡系,也没有多少俄式炮。
玛纳斯攻防战,并非双方大炮说了算,这在南城再战过程中,更加明显——
从9月2日开始,再攻玛纳斯南城,湘楚各部教训在先,出战不出力,蒙满各部抢功激烈,各行其是,被城南守军一一击退。
主要是,荣全同金顺争功,两部旗军互不买账,你凹我凸,你凸我凹,行动参差,导致:2个月都攻不下半边城池。
刘锦堂援部4将,先只是炮兵尽义务,步队佯攻牵制,2个月后大妈发火了,追责左总。
增援4将,才步队爬城白刃。
连战三天,11月6日终于拿下了玛纳斯南城。
近2万妥明余部,大部战死,少量投降。
仅玛纳斯南城,金顺就耗时2个月零2天,伤亡上千人,气得脸色青紫,下令报复,尽屠,杀俘。
妥明王的遗骸,还被从墓中拖出来,鞭尸,挫骨,扬灰。
这就影响太坏了,完全违背了左总的入疆宽大政策。
但这恶劣的掘墓传统,一直都没断过,之前说白老虎三返陕西时要掘黄帝陵,在回军中都没有执行下去。
现在,倒是将回军中唯一称王、又拒绝与阿古柏合作的妥明王挖出来,如是这般。
孰是孰非,千秋功罪,自有人心。
金顺帮办,是大妈心中的理想人物,拿下玛纳斯南城后,又在捷报上夸了自己一番,如何如何。
这次仗打赢了,照说都是光荣榜、奖状什么的,不应再有额尔庆额这样的替罪羊了。
其实不然,金顺点评整个战役,优点上都是自己,缺点上还不能空缺,又咬出了个伊犁将军荣全,是“殊属冒昧”,意思染指了他的军功。
大妈懿旨下来,金顺自是大喜,特赏双眼顶戴花翎,而荣全却被点名批评,又白忙活了一大人物。
伊犁将军荣全,黄带子,有独立话语权,但职责伊犁事务,得直接听令于金童的**衙门,动弹不得,所以也是帮闲地方,助战。
没料到,帮出个这结果来!
此前,本书也曾接触过不少文武大臣的奏章,甚至情书之类的,写作水平确实高低不一,各有特色。
但像金顺这样践踏同袍情、战友爱的,还真不多见,但大妈就是中意他,也是没法子的事。
好在,荣全随后也收到了大妈懿旨,高升帝都衙门,不久还做了京师统领,也就是胜保的接班人了。
结局还是不错的。
看来,这俩的龃龉诋毁互害,都没有瞒过大妈的眼睛,雪亮着呢。
荣全走人,所部移交给对手金顺。
金顺,成了新的伊犁将军。
玛纳斯战役后,金顺进军北疆各地,当然不少湘楚配属军,但整个已无大股回军残余,再未发生玛纳斯这样的恶战。
相继归复了塔城等地边境线。
妥明回军的顶点,也只是与清军争夺过塔城,并未攻克,后来式微基本就窝在玛纳斯了。
金顺成了伊犁将军,还是不能碰伊犁,因为清俄两边仍在和谈归属问题,要跟沙俄开战就不是围剿义军这水平了。
至1876年底,金顺军算是砥定整个北疆,而刘锦堂部则准备进军南疆了。
北疆之战,清军三部,刘锦堂、金顺、荣全,对战阿古柏、原陕西回军与妥明回军,实际也三部。
阿古柏嫡系少,主力是原回军,应证了阿古柏拉拢回军的承诺条件。
玛纳斯妥明回军余部,是独立的力量,没有投降阿古柏,只是维持着与原陕回的脆弱关系。
因为金顺杀俘恶名昭著,左总委婉的让他留守在了北疆,以免刘锦堂在南疆受到掣肘。
因为,释放阿古柏战俘,也是种瓦解敌军策略,要是让金顺也南下,可就乱套了。
作战不是念经,金顺能战善战,但骑兵攻城本就弱项,步炮已是不二法门,要金顺善待战俘,根本就是做不到的事情。
越是大战恶战,越是考验政策水平,军事反而在其次了。
这就是,克军神一再教导的,军事是文台的附庸。
当然,也大可不必这样,一战到底,屠尽天下,又何妨不是——大战神一个?
好吧,大战神就是专门解决对赌的,愿梦想成真。
时值隆冬,大雪封山,大军根本下不了达坂,所以刘锦堂暂停了南下行动,在北疆休整了。
要待第二年春天,再向南疆进军去了。
刘锦堂再次筹粮,整军,向左总报告1877年作战计划,实际是向左总大营送礼拜年。
左军下一步收复南疆,其部署也是在此际拟定,至少刘锦堂的作战计划是已经出台了。
所有的作战计划,都要经过主帅审批的,有人把刘锦堂说得神乎其神,啥都有份,其实不然。
他只是左军大营主将、总管,不是西征军大本营总管,尚无独立话语权,不能上奏。
一切还得通过左总钦差才行。
